网站首页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正文

我院教师参加浙江大学机器人与智能+创新创业研修

作者:王媛媛    审核人:杨军    发表时间:2025-04-03     浏览次数:

2025年3月30日-4月2日,浙江大学机器人与智能+创新创业研修班(二期)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机器人及计算机领域专家、“杭州六小龙”等公司深度交流,探讨人工智能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与未来趋势。来自制造企业、投资公司、研究所和高校的各界人士共55人参加了本次研修,澳门金4166am教师王媛媛参加学习,并与专家学者、同期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
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是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,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赛道。2025年初,“杭州六小龙”异军突起,其涉及的人形机器人、大模型等技术与机器人和智能产业发展紧密相关。浙江大学的“机器人与智能+创新创业研修班”在为期4天的学习、参观、交流中,共同探讨了在科技浪潮澎湃的当下,如何逐浪前行、勇立潮头、跨界创新,如何借鉴“杭州六小龙”的成功经验,抓住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机遇,共同领会浙大“求是创新”的精神引领。

谭建荣院士在关于《智能机器人与拟人机器人: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》中强调,生成式人工智能、元宇宙数字空间、拟人化机器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下三大颠覆性技术。谭院士具体分析了智能机器人的分类、市场应用及10个关键技术,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拟人机器人的发展趋势。

朱霖潮教师在讲授《从感知到行动:具身智能前沿进展》时提出,目前具身智能融合了机器人学、深度学习、强化学习、计算机图形学、计算机视觉技术、自然语言处理技术、认知科学等多交叉学科,目前正面临着感知、训练、记忆、决策、安全、评测等六大挑战。

金小刚教授在《从DeepSeek看大语言模型与人工智能的未来》中分享了他对DeepSeek如何能从杭州发迹的几点思考,他认为,普惠、包容性监管、尊重多元创新或是其中关键。他提出,低成本才能影响世界;没有包容性监管,创新很难发生;商业没有鄙视链,开源才能共赢。

甘春标教授在讲授《优化理论与方法以及人形机器人行走控制应用案例》中阐述了机器人的产业现状和样机应用案例,系统地讲述了优化理论与方法,并介绍了其团队在行走控制方面的样机研制以及基于MPC与RL的仿真与试验研究进展。

陆国栋教授在讲授《机器拟人与机器助人》中介绍了现代机器人的发展路线图以及机器助人、机器拟人方面的工业应用,并在人才培养中推动拔尖创新、金课打造、实验强托、多维学科交融,并通过产教融合激发新质生产力。

在移动课堂环节,研修班成员集体参观了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、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,实地感受前沿领域产品以及创新生态。

在为期4天的学习过程中,深切感受到各领域对机器人与智能+领域的广泛关注与高度热情。通过系统学习行业前沿知识与核心技术,为未来人才培养与创新创造奠定坚实基础。